宁夏新闻网重庆讯(记者 闫文丽 文/图/视频)9月26日,在第三届全国工匠大会上,宁夏地质博物馆高级技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贺兰石砚制作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石飚携其贺兰砚雕刻作品亮相,其精湛技艺与作品深厚的文化内涵,吸引了与会专家与同行的广泛关注,展现了宁夏非遗技艺的独特魅力。
贺兰石因其质地细腻、刚柔相济、发墨利毫,且天然兼具紫、绿两色层次,自古便是制砚良材。石飚在继承传统雕刻技法的基础上,巧妙利用石材天然色泽与纹理进行构思,刀法严谨,意境深远,使作品既具实用价值,更富艺术观赏性。
1999年,石飚创作的贺兰石作品《九羊启泰凤归图》即被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选定为祝贺澳门回归的官方赠礼。此后,《龙凤呈祥》《塞上江南》《塞上风情》等大型贺兰石作品,亦相继成为宁夏赠予西藏、新疆、内蒙古自治区重要庆典的贺礼,承载了深厚的民族情谊与文化祝福。
此外,他的多件代表作被国家级文博机构收藏,如《米芾拜石》藏于中国工艺美术馆,《池趣》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收藏,《红船》由浙江南湖革命纪念馆珍藏,《爱莲说》收藏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这些作品不仅是对技艺的极致追求,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与时代精神的生动诠释。
在本次工匠大会上,石飚通过作品展示与现场交流,清晰阐释了贺兰砚雕刻的工艺特点与美学价值。其沉稳专注的匠人风范和对技艺精益求精的态度,赢得了尊重。此次展示,不仅是一次个人技艺的呈现,更是对宁夏地区传统工艺美术成果的有效宣传,促进了不同地域工匠之间的技艺交流与文化互鉴,提升了贺兰砚在全国工艺美术领域的影响力。